茶几部落 茶几部落
  • 首页
  • ACG
    • 动画
    • 游戏
  • 科技
    • 互联网
    • 数码
    • 新媒体
  • 随笔
    • 故事
    • 生活
    • 社闻
  • 分享
  • 建站
  • 友情链接
  • 关于&留言
  • 首页
  • ACG
    • 动画
    • 游戏
  • 科技
    • 互联网
    • 数码
    • 新媒体
  • 随笔
    • 故事
    • 生活
    • 社闻
  • 分享
  • 建站
  • 友情链接
  • 关于&留言
我的主页 › 随笔 › 社闻 › 走台步<2>
#社闻#

走台步<2>

11月 14, 2013
7,344 2 0

走台步<2> —— 台北,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写在前面】

 

还没算考完期中就直接翘掉最后一节课,让同学帮忙交报告,考完数学就搭夜车,屁颠颠的跑去了台北。我把在台北120个小时的行程、攻略、感受和吐槽都写在一起了。各取所需吧。

今天在台湾两个月了,第一个月的时候写的是南部的观察,这次写北部咯。但愿第三个月可以写一个台中的或者台东的。让我写个系列。哈哈。

 

走台步-茶几部落

台北车站

 

这张图作为华丽丽的分割线。喝喝。

 

去台北之前,以为曾经是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台湾中心台北,是一个像香港一样璀璨到纸醉金迷的地方。可是在台北短短五天,却发现这个城市在追逐时尚、潮流与商业之际,不曾忘记过去点滴,让我这样一个身在异乡的过客都忍不住细细品味它的真、善、美。

 

 

 

>>>.邂逅午夜台北

 

考完试已经八点了,我各种狂奔才赶上九点的高铁。两个小时之后穿越整个岛屿,到达台北车站。这是出站拍的第一张照片。原片,没有PS。站在捷运站出口,看着对面的台北车站和台北干净的街道,我就爱上了那一刻的午夜台北。

没有订房,不急不慢地走在21摄氏度的台北街头,我没有丝毫的害怕,只想时间过得慢一点。在车上睡了一觉,午夜的微风拂脸,舒服到完全没有了睡意。

 

走走停停,又神推鬼使地问了路,路人不知道我又继续漫无目的逛着。直到被一个陌生人追上,热情的问我去哪里。我拿出手里的地址,说去怀宁街。他其实也不知道怎么走,但就是一边陪着我,一边问路,把我送到了青旅的门口。说了声再见和晚安就消失不见。

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超级好人吧,不认识路都帮你问路问到,然后送你到目的地。

那一刻,午夜台北的温情脉脉,怎么能让人不爱?

 

台北的城市格局像是没有规划过一样,好像小朋友玩大富翁,兴起就盖一栋房子,不高兴了就搬走了,空在那里。感觉很多时候都是为生活便利或商业反掌需求形成的聚落,杂乱无章。可是,也许就是这种没有刻意设计和规划过的“城市印象”,才给台北赋予一种其他城市找不到的复杂而旺盛的生命活力。

虽然我这种不爱看地图,不依赖APP,不喜欢问人的人一天能够在台北迷路N次。但是迷路的时候,沿着街道一直走,可以感受到这个城市的呼吸,路边的一花一草,路上的一车一人,都是那么顺其自然的,没有任何的生硬,没有任何的不和谐。即使迷路也变成了一种特别的体验。

 

 

>>>.那些年的平溪天灯

 

天灯也就是我们叫做的“孔明灯”。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传递军情,以热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作为信号用的灯,又因天灯造型与诸葛亮画像中所带的帽子极为相似,所以称为“孔明灯”。

台湾的平溪一带,早期棣属偏远的山区之地,因开发不易,通讯和交通都十分不便,村民被劫杀的事件频发。于是当地人就想出了以放天灯的方式为信号,互相通知远方的亲人朋友,自己人身平安。所以,天灯也叫“平安灯”。久而久之,在团圆的元宵夜,放天灯就成为平溪当地特有的习俗。

如今天平盛世,又通讯发达,已经不需要这样报平安了,所以天灯又演变出新的用途——祈福。

用竹子构起骨架,外层湖上棉纸或者有皮子,底部的开口处放上沾有没有的金纸,想要祈福的游客在天灯外层写上心愿,在煤油金纸处点上火,放低天灯,等热气充满之后,松开手天灯就会往高空飞去。

看着天灯冉冉上升,把自己诚挚的愿望送上天际,幸福感会油然而生吧。只是像我这种目标坚定、意志强大的人就不用这种加持了。(其实是你不想知道它总会有掉下来的时候吧。)

 

玩了一天的平溪线,看了很多个站,已经被商业化的古街充满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天灯,本来已经有视觉疲劳。可是,看见很多的商家都是很耐心的给每一位放天灯的游客拍照留念的那种善意心突然就暖暖的。

 

PS:

我走平溪线大部分是去菁桐火车站。它是铁道迷的宝。因为这个站是少数保留完好且仍在运作的日式木造车站。虽然建于1929年,但外观和内部陈设都还保持原有风貌,在众多台湾的车站中可谓硕果仅存了。

 

 

>>>.雨中悲情九份

 

在台湾旅行,不追求速度的话,坐台铁的慢火车,一站一站地咣当咣当,边看风景边去目的地,是一个既省钱又舒服的方式。湾湾的慢火车还有一种怀旧的人情味,旅客似乎街坊邻里般随意攀谈,让我以为自己回到过去。

 

我从台北车站坐到瑞芳站的时候,天空已经飘起了毛毛细雨,去到九份体验的便只能是雨中的悲情九份了。九份是空中之城,一面山地,一面海景。房屋沿山而建,与基隆山遥相呼应,又能望见基隆港的粼粼波光。据说,晨昏和四季都有不一样的景色。

我去九份是为了传说中《千与千寻》的取材地——阿妹茶楼。装潢复古、并以木头材质呈现温润质朴的质感,令人一眼就会爱上茶楼的气氛。竖崎路上,一排红灯笼挂在屋檐下,夜里从灯笼透出的光线迷离,顿时陷入一种迷蒙的空间感。

坐在茶楼里,一边品茗,一边观赏雨中九份的山城风貌,浓厚怀旧氛围与山海美景令人不忍离去。

九份,这个电影里的悲情城市,也是现实中让人乐而忘返的美丽城市。

 

 

>>>.淡水河畔暮色

 

从台北到淡水,捷运大约四十分钟。我在淡水的brlunch吃的是淡水老街的阿给。裹在封口的鱼浆里的炸豆腐,加上粉丝与调料,别有一种口感与鲜味。搭配一碗鱼丸汤,就是当地人最爱吃的地道早点。

 

尽管去淡水那天是周末,但是感觉它应该是个安静的小镇,适合沿着淡水河步行。慢慢地发呆。

我除了特地去渔人码头拍了情人桥之外,就是为了那个有台北八景之一美誉的“淡水暮色”了。又一次因为天气原因没有看到,怒摔。

自从在大西北开了个头之后,我对各地的日出日落都非常有兴致。可是每一次都是特地去追日落的时候没有看见,在宿舍却总是不经意的看见醉美的晚霞和黄昏。

 

 

>>>.23度的台北故宫

 

有过星期一去博物馆得知休馆的消息,我周日去了台北故宫。各种人山人海让我好多次有逃跑的冲动。还好,我最后坚持了下来。

 

去看自然景观可以没有导游,可是人文景观就一定要蹭导游。由于人太多,我各种导游换着蹭,大陆土豪的、外宾的,这次居然还蹭到香港人的。参观过这么多博物馆,第一次听到粤语的解说,好新鲜,好亲切啊。而且那个香港的导游特别接地气,很多故事的介绍参杂着生活场景,生动有趣。以至于我跟着他,逛了第二遍的三楼。

特别记得他跟团友讲翠玉白菜和“肥猪肉”。去参观之前,他就让我们仔细观察,看看那颗白菜的瑕疵在哪里。后来到了那个放大的电视前,他开估,指着两个残缺的地方,用了一句很哲学的话,“美其实从不完美开始”来升华了主题。

 

我想,去参观博物馆,一个好的导游真的很重要。这就是为什么我从来都不愿意去租借语音导览器。那样子的解说太无趣了,我宁愿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

真正好的导游除了可以让你知道一幅画、一行字背后的历史故事,也可以让你明白在那些无论是光鲜、完美还是残缺、破旧的古物深藏的美的代价。这些对于一个背文章的人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只有那个人,真正的热爱生活,热爱这份职业,才能把平时的生活点滴放进他的介绍里,变成他一个人独一无二的解说。

 

参观台北的故宫,除了那两个镇馆之宝,还有一个特色展品——动画长轴。这些动画是以台北故宫馆藏的六个系列的书画为创作基础,用无接缝熔接技术和高解析度投影机组成仿书画长卷的长形屏幕光墙,通过动画设计,让画中各式民情风俗,如虹桥上的来往人潮、烟波浩渺的金明池、富丽的宫廷殿宇、热闹的迎娶队伍“动”起来,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八尺原画中。

不过,对于自幼习书而非作画的我来说,当然,看到众多名家的真迹而非拓本对于我来说更兴奋。

 

 

>>>.中正纪念馆看卫兵换岗

 

大半天都在台北故宫,等我到中正纪念馆已经四点多了。刚好错过了正点的卫兵换岗,只好等五点的。结果却捡了个大便宜,我不止看到了交接,还看到了降旗!

首先,有五名兵哥踏正步出场,待两名执勤的卫兵归队,全体队伍向孙中山先生的铜像敬礼,踢腿之后,身穿白色制服的卫兵哥哥在领队的带领下,手持仪仗枪,从大堂左侧门扛枪正步走下楼梯,穿过半个自由广场,到达旗杆底下。一切就绪之后,又两个卫兵走上升旗台准备降旗。降旗结束之后还有队列表演,整个过程大概持续三十分钟。

 

虽然整个过程非常多的人围观,而且大家都恨不得把相机举到天上去,但比起早上在故宫遇到的大陆土豪,围观的群众的素质高得多。半个小时里,除了卫兵从中正纪念馆下楼那几分钟有些小混乱,大多数时候都是安静的。没有任何喧闹和推挤。虽然围观的人里面有非常多的小孩,但是大家都很遵守纪律。如果有小朋友在说话或者做其他不得体的事情,家长就会马上轻声指正小孩。

这种也许就是不同的教育对人的影响吧。台湾人,哪怕成绩不好,可是几乎每一个人的素质都是很好的。他们知道很多礼仪、很多中华的传统他们仍然坚守。小朋友从小背的守则,或者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好的观念,都体现在他们的生活中。

台湾人的友善、好客、热情、有礼并不是凭空生出来的。这是一代代人的教育和传承的结果。

 

再来说说让我兴奋了很久的卫兵哥哥们的制服诱惑。小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就给我讲北京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可是我第一次很正式的看升降旗却是在台湾。人家说,去一趟北京不容易,看一回升旗也不容易。可是,我去一趟台北也不容易,看一次降旗也同样不容易。台湾的国旗并不是五星红旗,但是当你站在自由广场,亲身感受当地人对于他们的政府的尊重,跟大陆人看升旗的心情是不一样的。

我曾经也是仪仗队的一员,我知道卫兵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日夜用汗水和毅力苦练出来的。可是,在台湾,你会觉得台湾人的较真是来源于他们对于自己这片土地的热爱,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想把这件事情做好的。而我们以前被教育的都是“你不仅代表你自己,你代表你的学校、你的城市,甚至你的国家”,但是当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是有这样的荣誉感和集体感的。我们只是迫于压力,而把事情尽量做好而已。

 

 

>>>.上阳明山当仙姑看夜景

 

那天晚上下雨,在山上就只有18度。很冷,风很大。但是为了拍夜景,还是穿着雨衣顶着狂风爬出了宿舍。两个人在山边鬼叫,我手完全是抖到没办法按快门,调了各种参数都不能把眼睛看到的拍下来,最后只好回去。

后来,妹子跟我说,现在看到美景就会想到我。我说,时光不老,我们不散,一起并肩看美景的机会还有很多。所以留着很多小遗憾等我下次再去台北补。

 

 

 

我在高雄住了两个月了,去台北只有五天。可是离开台北的时候一万个舍不得,一个人在高雄车站转捷运回学校的时候,更有种去了一个陌生城市的感觉。妹子说,因为有她了。

我不想承认,但必须承认。她在花莲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台北街头等公车,有种我很喜欢台北,但这个城市并不属于我的感受。

等我离开的时候,台北依然不属于我。可是我们两个异乡人,在这个美丽的城市有很多属于我们的小故事,或者那样就够了。

 

台北,这看似熟悉却又陌生的城市,值得我用心再次发现它的美。我会再回去的。

 

链接:【走台步】在台第一个月感受:台湾,没有大陆人说得那么好,也没有台湾人说得那么差。

 

0 2
雨之
# 台湾
评论 (2)
再想想
  • 慕曼

    不错不错,很好很好,谢谢分享

    9年前
    回复
雨之特约作者
3文章 5评论 0获赞
02 10月, 2013
相亲遇爱<上>
随机一文
最近文章
45年来宣发规格最高的高达作品,新世纪福音高达与万代的跨时之战
4月 8, 2025
索尼收购角川股份落地,这家公司松了一口气
12月 19, 2024
《高达SEED》久别20年的重逢,但可能是最后一次了
6月 11, 2024
随机文章
香港人你拽什么拽?
3月 11, 2015
那两个女孩蹲在那,就是不对。
2月 28, 2016
傻子还是天才?
3月 18, 2015
标签云
2B GFW wordpress插件 中大附中 互联网生活 写博心得 分享 动画 回忆 坑爹 城建 宿舍 封号 小故事 小米 工人 工资 底线 影视创作 微信 微博 成长 手机 拖延症 旅行 校园生活 模型 游戏 爱情 理想 生日 生活 田成野子 电影 番组总结 社会 粤语 素质 评测 语言 随笔 领导 食评 高考 高达
  • 首页
  • ACG
  • 科技
  • 随笔
  • 分享
  • 建站
  • 友情链接
  • 关于&留言
Copyright © 2010-2025 茶几部落. Designed by nice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