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要退出微博,真的有点突然。
回顾一下过去,从08年开始接触微博、09年开通新浪微博,至今已有三四个年头,前前后后发了也有两万条微博了,在使用上,也算得上是个资深微博控了。
密集使用微博是从09年高三的时候开始的,那时候玩微博的人少之又少,在twitter上天天表达对共产党的各种不满,也因而结识了不少民主人士,其中包括艾未未。
鉴于twitter在大陆被封锁的特殊性,能上推特的人实在太少了,身边更多的人渐渐陆续开通了新浪微博。鉴于新浪微博的媒体性浓厚,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媒体,但同时当时也是小众产品,有什么新鲜消息都能在小圈子里迅速传播。印象最深刻的是高三那年在微博上直播学校盗窃案的进展,并开创性地在微博上给媒体报料;据@佛山日报 表示,那是他们第一次接受微博报料这种新颖的报料方式。
符合大众快餐式资讯获取需求使得新浪微博在2010年的用户量取得爆发性增长。开通微博的人越来越多,在微博上能说的话也越来越少,微博的广泛普及,一方面满足了人们的虚荣心和窥探欲,另一方面极大地拉近人与人的距离。更重要一点,无时无刻都在泄漏人的隐私。
不少人都懂得如何在在微博上快速整理一个人的各种信息,经验总结得知,只要一个用户发布微博数量在1000条以上,其中40%为原创,给点时间,就能挖掘出这位用户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性,根据原创内容的不同,很可能能够挖掘出大量隐私,甚至家庭成员的一些信息。通过很容易被人忽视的转发语录类的微博,更能大致勾勒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缺陷。
推特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与新浪微博相比整体氛围截然不同,还记得曾经说过会一直驻留在推特上,但事实上依然荒废了推特。推特比起新浪微博缺少最根本也是人们内心的需求:关注的目光。偶然回去推特上尝试寻找过去的一些朋友,但事实上绝大部分都不在了。新浪微博的出现,卷走了绝大部分的微博用户。
再回顾一下,从05年开始接触BSP博客,断断续续地一直写了7年的文章,写过个人日记,写过模型资讯,写过时政评论,写过科技评测。感触最深的就是自从微博出现后,便很难沉下心来认真写作了。誰也无法否认,微博的出现对博客的冲击是巨大的,绝大部分年轻人在接触微博后,就几乎再也没有搭理过博客了。对比起要花上半个钟一个钟甚至更长时间去2把文字整理成一篇博客,更多的人倾向于用140字简明扼要地把最新鲜的事用微博来表述。同时,在微博上说过的话也很少人愿意再重新在博客上重新再写过。
无论我们有意还是无意,不少人都会遇上这样的情况:一有空就拿出手机刷下微博、有事做之前先刷一阵微博再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拖延症。工作做事效率就会不断降低。沉迷微博的人,很容易把连续的时间碎片化,把零散的时间通过微博消耗掉,久而久之,便无法很集中地去长时间去做一件事,无论对于工作、生活、还是学习,都是很有害处的。
微博的即时性和快捷性,使得人们能够很快很便利地获取最新鲜的资讯。例如一份报纸,小编会把内容分散成若干条微博在一天内不同时段内在微博发出,不少人以为看完微博就相当于看完了那份报纸,但事实上,快速的浏览微博对比起认真系统的阅读对文字的吸收是相差甚远的。同时,不少人也因而习惯了这种快餐式阅读,大多再也没把静下心来坚持长时间的系统阅读。
之前曾经劝诱一位师妹开通微博,但师妹一直以不想自己的时间都花在微博上而一直没有开通。确实,在以前,我们开电脑开手机后,第一时间会打开QQ,而在现在,大多是打开QQ后再打开微博,有的还会打开微信。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大多已经没法离开微博了,或许不少人能够两三天不发一条微博,但估计不会有多少人能够两三天不看一条微博,这便是一种脱不掉的依赖。
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作为一个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手机上微博刷新的重度中毒微博控,如果没了微博我的生活会怎样呢?现在我决定把这个想法付诸于行动,尝试离开微博一段时间,尝试减轻对微博的依赖、让零散的时间系统起来,专注去做更多的事情。
希望这篇博文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点思考,同时也感谢各位朋友一直以来的关注,在今后一段时间里,我会暂停使用微博,希望我们的交情,不会因为我离开微博而变淡,@茶几部落 会继续作为网站微博更新发布文章以及继续保留#茶几解惑# 栏目。在未来的某天里,我或许会因为某些原因重新回到微博,各位有缘再见。